拉動汽車消費需要多大力量
隨著消費者對汽車品質需求的提高和整體需求的多樣化,我國汽車市場進入多元化、個性化發展階段,汽車產品更新換代速度開始加快。同時,汽車行業正在經歷的電動化、智能化轉型,不僅重構了產業鏈生態,也形成了巨大的市場空間,成為拉動經濟的有力錨點。
推動汽車消費政策密集出臺。
車市的好消息可謂是源源不斷。
6月22日,國務院常務會議強調,要從二手車、新能源汽車、平行進口汽車三個方面進一步釋放汽車消費潛力。一是激活二手車市場,促進汽車消費更新,8月1日起全面取消小型非營運二手車遷入限制。10月1日起,轉移登記實行單獨簽注發放臨時號牌;第二,支持新能源汽車消費。車輛購置稅應主要用于公路建設??紤]當前現實,應研究延長免征新能源汽車購置稅政策;三是完善平行進口政策,支持停車場建設。
業內普遍認為,這是對此前促進汽車消費政策的進一步細化。
在此之前,4月25日,國務院發布《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釋放消費潛力促進消費可持續回升的意見》,提出各地區不再新增汽車限購措施,因地制宜逐步取消汽車限購措施,推動汽車等消費品由購買管理向使用管理轉變;建立和完善汽車改裝行業管理機制,加快汽車后市場發展;全面取消二手車限遷政策,研究進一步放寬皮卡車進城限制,支持新能源汽車加快發展。
隨后,5月23日的國務院常務會議再次提出,分階段降低部分乘用車購置稅600億元。緊接著,5月31日,財政部、國家稅務總局發布《關于降低部分乘用車購置稅的公告》,提出對購買日期在2022年6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的2.0升及以下乘用車,自行車價格不超過30萬元的,減半征收購置稅。
在我國多部委密集出臺政策促進汽車消費的背景下,很多地方也出臺了自己的汽車消費扶持政策。例如,北京市提出,報廢或轉移車輛更換新能源汽車,可獲得8000元或10000元的補貼;深圳對新能源汽車成功購買者給予不超過2萬元/臺的補貼;南昌推出購車券發放活動,消費者購買新能源汽車可獲得每輛5000元的紅包。
得益于國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和地方政府的積極推動,近期國內汽車市場呈現快速復蘇態勢。
根據乘聯會發布的最新數據,6月第一周和第二周汽車日均零售量分別為3.4萬輛和5萬輛,環比分別增長7%和54%。車市零售端復蘇明顯,可見政策刺激效果顯著。
對于汽車消費市場,多家機構也表示長期看好。信達證券認為,受“復工復產+政策周期”刺激,汽車行業拐點已經到來,預計從6月開始逐步進入供需兩旺階段。下半年汽車產銷增速有望繼續回升,疊加原材料價格可能逐步企穩回落,汽車板塊利潤率和ROE有望反轉上行。
山西證券也認為,考慮到6月份一系列消費刺激政策的實施,看好下半年行業產銷增長,汽車板塊有望迎來雙升盈利和估值的黃金投資期。
挖掘汽車消費潛力的三個方面。
對于中國汽車市場來說,2022年是企穩回升的關鍵一年,其中新能源汽車的發展無疑是重中之重。
中汽協數據顯示,2021年,我國新能源汽車銷量達352.1萬輛,同比增長157.5%。今年1-5月,新能源汽車累計銷量突破200萬輛,同比增長111.2%,滲透率21%??梢?,釋放汽車尤其是新能源汽車的消費潛力,已經成為推動經濟運行重回正軌的重要力量。
業內人士認為,近年來,政策支持對新能源汽車市場的快速發展幫助很大。國務院常務會議明確提出,考慮當前現實,正在“研究免征新能源汽車購置稅政策”。消息一出,立即引發汽車股普遍上漲,進一步提振了市場信心。
事實上,在刺激汽車消費的政策“工具箱”中,購置稅優惠一直發揮著積極作用。早在2009年,國家首次對1.6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車實施購置稅優惠政策,使汽車銷量增速從2008年的4.6%大幅提升至2009年的45.5%;2015年10月至2017年12月,為刺激國內汽車消費市場,購置稅減免優惠政策再次出臺,極大地拉動了汽車消費,使得2015年至2017年汽車銷量增速分別達到4.6%、13.5%和3.6%,連續三年保持高速增長。
在新能源汽車領域,隨著汽車補貼的陡降,免征購置稅的政策成為助推新能源汽車市場的主力。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表示,現階段,無論是購車補貼,還是車企優惠幅度,普遍都不高。以前容易被忽視的免征購置稅政策,將在刺激汽車消費方面發揮重要作用。
值得注意的是,平行進口車政策的進一步完善也刺激了部分國內購車需求。
據了解,國內進口車分為平行進口車和中規車。相比中型車,平行進口車配置更豐富,價格更實惠,受到很多消費者的青睞。然而,自國六排放標準全面實施以來,由于未授權平行進口車的特殊性、國內外標準的差異、核心數據獲取的困難,行業發展一度面臨挑戰。
崔東樹表示,新政策簡化了平行進口車的流通環節,“這將有助于盡快解決平行進口車發展面臨的關鍵問題,進一步加快市場復蘇?!?/p>
除了鼓勵新車消費,如何盤活存量市場也被提上日程。
目前,我國汽車市場已經從“增量”向“存量”轉變,汽車消費也進入了換購時代。二手車市場交易也成為拉動汽車市場增量的動力之一。然而,國內二手車行業發展至今,其市場經營者仍未擺脫“小、散、弱”的局面。束縛主要源于業內公認的阻礙二手車流通的“三座大山”——二手車流動限制、稅收措施限制、臨時產權登記缺位。
以限遷政策為例。由于過去各地執行標準不同,備案落戶手續極其復雜,二手車異地流出和遷入受到很大限制。一方面,這導致了限購地塊中二手車的稀缺性,車輛估價與實際市場價值的偏差等。另一方面,禁區逐漸形成了“賣家”主導的區域供需特征,資源無法完全匹配,從而阻礙了二手車行業向規?;洜I的轉型。
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會長沈進軍表示,二手車增值稅改革的實施,取消限遷,恢復二手車的商品屬性,意味著過去十幾年阻礙二手車流通的堵點全部打通。接下來,中國二手車市場將迎來大爆發?!耙坏┱呗鋵嵅绦械煤?,未來一到兩年,中國二手車交易量將達到或超過新車銷量?!?/p>
汽車消費提振市場信心
為什么業界對汽車消費如此重視?這是因為刺激汽車消費是提振市場信心的重要手段。
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土地開發與區域經濟研究所研究員黃認為,消費潛力的持續釋放對經濟復蘇至關重要,但刺激經濟需要找到強有力的錨點,促進汽車消費是重要選擇之一。
在他看來,由于各種條件和規模限制,家電消費和房地產消費仍難以大規模撬動消費市場,而汽車消費無論從規模、政策還是需求來看,都更具可操作性。國家持續推動汽車消費的實質是利用“四兩撥千斤”的政策,找準市場發力點,撬動更大規模的消費。畢竟汽車消費關聯度高,對汽車產業鏈、與汽車產業相關的經營活動、就業都有很大的帶動作用。
一直以來,汽車制造被譽為現代工業之冠,涉及眾多工業制造門類。一輛車能組裝下線,靠的是全產業鏈上千家大大小小的配套企業生產的幾萬個零部件。以一輛純電車為例。它所需要的1000個零部件總成主要由200多家一流供應商供應,而每一家一流供應商的背后都有很多更低級的供應商在支撐。所以,只有整個供應鏈形成閉環,才能實現汽車生產,供應鏈中任何一個供應商都是不可或缺的。
同時,市場的巨大需求也會帶動整個汽車制造產業鏈加快運轉,帶動輻射物流運輸、汽車保險等相關產業同步發展,從而形成經濟的良性循環。
另外,汽車是單體量很大的可選消費,汽車行業本身就是一個巨大的市場。隨著中國消費者對汽車品質要求的提高和整體需求的多樣化,中國汽車市場進入多元化、個性化發展階段,汽車產品的更新換代速度也在加快。對于行業來說,目前的電氣化和智能化轉型是一個不可忽視的市場機會。
對此,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高級工程師王成表示,汽車產業正在加速向新能源、智能化轉型,新的產業鏈帶來了更大的發展空間。同時,5G、人工智能、大數據等新技術與汽車產業的深度融合,將導致汽車生態鏈的重構,新老車型的交替必將帶來新的發展機遇。
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常務副總裁傅也認為,汽車行業的競爭進入了新的軌道,新的產業鏈生態也將形成巨大的市場空間。在這個發展的關鍵階段,自主品牌需要加強核心技術的創新和關鍵資源的控制,努力破解供應鏈中的瓶頸、斷點和堵塞,打造產業鏈新生態。
上一篇:Stellantis:電動汽車如果價格不降下來市場就會崩潰
下一篇:返回列表